热词 : 历届好讲师查询

很多培训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对专业领域有研究,但欠缺呈现表达能力,不能有效地把思想和观点用语言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很好地调动授课气氛,经常出现尽管讲得口干舌燥,但下面的学员昏昏欲睡,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做一名培训师,必须要提升授课演绎能力,将想表达的东西很清晰、准确、富有趣味性进行传递。一个好的授课演绎,包括演绎技巧和演绎方法两个方面。

第一节 授课演绎的基本技术

一、演绎技巧 

演绎技巧泛指老师的课程呈现,包括声音、表达、肢体语言、课堂掌控等。

(一)发声技巧

专业讲师的声音是课程呈现的重要工具。普通话是科学的语言体系,它严谨、丰富、优美、悦耳,有很强的节奏感与自然和谐的音韵美。专业讲师练习普通话一般把重点放在语音上。专业讲师讲课时除了要求内容吸引人外,还要求音色的优美和语调的变化。通常所说的抑扬顿挫也就是变化。只有富于美感的变化才能使学员保持注意力。

一、语言

很多的专业讲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也有的专业讲师对专业领域颇有研究,同时,他们可能最欠缺的是呈现表达能力,不能有效地把思想和观点用语言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想做优秀的专业讲师,需要修炼基本功:语言功,把想表达的东西很艺术化地呈现给所有听众,从语言中感知专业讲师的诉求真相。

1.  清晰自然

专业讲师说话一定要清晰自然,只有让学员听清楚专业讲师在说什么,才能让学员听懂专业讲师的表达。有一些专业讲师,把演讲和培训混在一起,其实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类型,如果把演讲的方式套用到培训当中,会让学员极不自然,有矫揉造作之嫌。

同时,要让发音清晰地吐出来,一定要清楚地咬准每个字。每个字共分为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和字尾,咬住字头,拖住字腹,保持字尾中气份量,这样的发音听起来字正腔圆,有丰满的感觉。

让专业讲师的语言自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修炼:第一不要太过于模仿其它专业讲师的风格,模仿过多,会丧失自我风格,源自自己的内在风格才是最自然最真实的风格。第二要保持语速平稳,具有流畅感。如果能在表达上具备流畅感,可快速树立专业讲师专业成熟的形象。

2.  情感的感染力

很多专业讲师谈到感染力,会说是要抑扬顿挫,这种说法相对片面。感染力更多体现在情感式话语的表达之中,例如,快速急促、抑扬顿挫、延绵不绝等风格,抑扬顿挫只是语言感染力的一种而已。

要让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可以找一些经典散文和名人演讲稿练习,首先了解文章情境和背景,把它融入至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快速,也可以保持中速,也可以尝试慢速,一直练习至有感觉为止。

3.  空间的穿透力

空间穿透力,主要包括:声线的宽域大小、发音的紧松力度、重中低的调整。声音是通过声带振动后,再通过物理空间传播到学员耳朵里。所以,控制声音发音传播过程中的音效是专业讲师的必备技能。在很多专业音乐厅里,对调音师的要求极高,专业讲师的音效同样如此,比如你的声线、力度、音量是三大核心要素。

提高腹部中气是增强声音力度的有效方法,声音有力度,说明专业讲师精神状态好,也能很自如地调整音量大小。所以,专业讲师要经常做一些有氧呼吸运作,比如慢跑,或者每天在水盆里闷气。

声线的宽域大小,可以定期采取放开发声法实现,在一些少人宽阔之地,比如公园、海边放开声音,发出“啊、呀、嗯、嘻、呶、哈、呵、哦„„”,分别以高中低音结合长中短音,进行重复演练。

4.  准确精炼

了解到很多专业讲师,口头禅较多。有一次听一位专业讲师这样表达,“接下来和大家讲一个小笑话,但也不是小笑话,故事是这样的„„”,这句话较复杂,其实可直接说,“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表达的效果会更好些。

专业讲师最忌讳的是说出没有经过证实的数据,专业讲师是“授业解惑之人”,一定要“尊崇真知”,即使专业讲师不懂的事,专业讲师不是特别清楚明白的事最好不要讲,否则会“误人子弟”。

要记住,用最精炼的话语,表达最复杂的意思,是专业讲师的功力。

5.  呈现核心观点和逻辑公式

很多的培训课中,可以见到这样的字眼,“有效化解冲突的9种技巧”“与上司沟通的12种秘诀”等,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记不过三,要让学员记住这么多技巧、秘诀、技术、原则和方法,是不太可能的,同时,也会很难有效理解,如果很多内容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训效果可见一斑。

专业讲师设计和讲授课程时,表达中要突出核心观点,同时通过“串线”的方式把内在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脑图”“模型”“简图”等形式体现,然后在表达的过程中以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员,效果比单纯地展示枯燥的知识点要好得多。

1.  嗓音的保养

对于自身嗓音的保养程度一方面要锻炼,使它变得坚强有力,另一方面也要周到地爱护,具体提出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地用嗓。不断琢磨和学习,提高发声水平,用气带声,以方法求效果。建议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若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使用适当的音量与音调说话。使用适当的速度说话。

第二,平时说话节约用嗓,说笑音量有节制,切忌大叫。嗓子感觉疲劳的时候,要尽快地休息。

第三,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少吸烟少喝酒。少吃太冷、太热或太辣等强刺激性食物。饮食定时定量,要有节制。常喝开水,多吃水果。身体不适时上课要学会间歇。在感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时,最好不要长时间、滔滔不绝地讲课。因为这时,人声带的耐受性有所下降,有的人已出现喉部病变,如水肿、病理性充血等,若此时仍过度用嗓,可导致不可逆转的声嘶。不要在靠近空调的地方长时间讲课。此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

第四,保持身体健康。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有病及时就医。适当用药物保健,常用的有喉宝,含片等。加强锻炼是嗓音健康的保证。

(二)表达的方式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 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1)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用肢体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更加生动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授课时配合使用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更好地烘托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肢体语言主要包括手势语言和身势语言。

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完全可以传递情感、传递信息,从眼神中可以看出疑问、困扰、明白和赞许,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环视课堂,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非常重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教师用眼神和学生互动,能更及时地收集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具体来说眼神应该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l  接触那些不住点头的积极听众,回应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员。

l  目光不可过于游离,应恰当注视某学员几秒钟,然后转向别人

l  环视整个人群,不要留下视觉死角。

l  对授课过程中不认真听讲、说小话的,玩手机的,可以采用眼神提醒注意。

l  用眼睛来传递赞许和批评。

l  观察来自学院的困惑、疑问和明白

3)手势

      手势语言运用到位是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人的手势种类繁多、含义丰富。比如当教师将手指向所讲授的具体内容时,可以使内容变得更加明确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手势包括手指和手臂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用手指,如果要用,也是用大拇指表示赞许和表扬。有老师喜欢用食指指明方向,其实是不好的,在授课中指示方向,应该用手掌成45°角指明方向。具体来说,手势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l  运用手势时,勿挡住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

l  运用手势时,不要挡住投影仪或者白板

l  手势伸展应充分,勿动作过小

l  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交贴式放在身体前边,或者其他你认为舒服和恰当的方式

l  忌玩弄手中教具或纸张

应用手势应该避免以下几点:

l  抓耳挠腮,摸嘴巴等小动作

l  祈祷手势,作揖致敬等

l  双手背后,显得高高在上

l  双手叉腰,显得盛气凌人

l  双臂胸前交叉,显得有所防备

l  双手插兜,过于放松

    手势运用的区域,手势运用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涵义,通常手势向上表示思想、宏大、张扬、向上的内容的感情区  (肩部部),手势处于中部表示叙述事物和说明事理,演讲者心情较平静,而手势往下则多表示憎恶、鄙夷、不屑、厌烦等内容和感情。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手势及其动作:

l  交流:双手前伸,掌心向上

l  拒绝:掌心向下,做横扫状

l  区分:两手竖放,做切分状

l  指明:用掌指引,成45角度

l  号召:手在额上,挥掌收拳

l  激情:紧握拳头,圆弧向上

4)走动

     走动能有效调动教学氛围,加强和学员的互动,提倡在授课中有意识走动,不建议盲目走动。有意识走动可以通过改变情绪或节奏,吸学员意力,强调内容和观点。走动的站姿有以下要求

l  永远记住要面对听众,避免出现视觉死角,也就是学生看不到的地方。

l  位置活泼地变动,勿站着不动

l  不要挡住听众的视线

l  挺直地站立,脚尖朝向听众,两脚间距勿过大

 5.表达技巧的5个环节

1  导入

²  破:气氛、行为、主题;

²  抓:感觉、现场、心态;

²  启动注意:沉默、停顿、重复;

²  谜语、游戏、概念、观点、演示、数据、场景等形式的导入;

²  引人入胜的导入技巧(开门见山、故事吸引、出其不意);

²  -问题切入;

²  -事实陈述;

²  -彼此交流;

²  -时事讨论;

²  -说场面话;

²  -引用名言;

²  -利用教具;

²  -幽默渲染;

2  问题求证:详列问题清单;围绕问题展开训练。

3)  资源运用:网络资讯、知识积累、感悟、创新等。

4  收结:语感结论;主动检视和被动总结;课堂现场反馈(学员感言);总结、呼应、希望、要求、展望、选择、余韵等类型的收结;余音绕梁的收结技巧(1-要点回顾、2-故事启发、3-隽言佐证、4-触动情感、5-行动促进、6-小组竞赛、7-诗文抒情)。

5)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穷尽受众疑问 逻辑严谨 思维缜密

课堂表达呈现能力:精、气、神的展示;故事的演绎、音乐引导的感召;谜语、诗词、图片、演示之妙用;

²  上场:空台登场、静场起音、从容不迫;

²  下场:专注全场、享受掌声、再次致礼。

二、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

课堂掌控有时简称场控,是讲师对课堂上学习情境的创设控制,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使用,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应用,它意味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见性、渐进性、限时性的把握。 具体化为讲师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的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环节、节奏、氛围、时间等一切因素,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行为。

课堂掌控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主要内容分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察言观色能力、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以及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一)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协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从而保证教学有机统一、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技能技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用各种管理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 ,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整个课堂组织管理如能得心应手,教学过程便会如行云似流水,教师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处理声称问题上,便能和学生意趣盎然的沉浸在知识海洋的起伏跌宕中。

通常课堂管理方法有:创设情境法、表情感染法、停顿吸引法、目标指引法、趣味激发法、设疑法、激励法、竞赛法、暗示法和人文评价法等。 

(二)课堂察言观色能力

课堂察言观色能力指教师对课堂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对教育对象——学生有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只有具备相应的课堂察言观色能力才能开放视野、灵活思维,捕捉到需要的信息,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群体的共性,把握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以推进课堂发展,实现课时乃至课程目标。

1.善于捕捉有用信息

捕捉信息指的是从课堂的信息源中,发现教学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随机事件何其多,相应的教学资源何其多。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教学环境中的随机事件、学生的插嘴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或在奇思妙想甚至胡思乱想中,或在顺水推舟甚至逆水行舟中,或在锦上添花甚至画蛇添足中……它们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进程。不过只要课程中蕴含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使“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这是从意外不确定生成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上捕捉有用信息。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教师应该有随机应变的变易智慧,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能从容面对学生的种种变化而唤醒之、鼓舞之、引领之、点拨之、感化之,能从学生的眼神中解读出它的渴望,能从他的表情上感受到他的困惑。

捕捉信息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当然关注周遭信息并非摒弃预设,只有教师精心预测出多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左右逢源、应对自如,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

2.学会“察言观色”

教师察言观色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观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可观。

观察迅速而准确使之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常常呈现变动状态,如果教师能够迅速及时地捕捉学生瞬间表情和行为的变化,采取适宜的措施,或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或稍作教学停顿,就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引向教学中心。

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观察要做到准确,避免判断失误、措施不当,为此,教师必须把感官直觉和思维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细微表情、动作及语言变化进行合理分析、准确判断,并做出恰当的处理,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细致而深入使之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语言、行为、态度、服饰等细微变化,从而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学生的有些现象粗看似乎是细枝末节,其实细微下隐藏着不小的问题。 

(三)课堂及时反馈能力

课堂及时反馈能力指教师对课堂上的各种信息迅速及时地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推理和反映的能力。如果对来自学生、环境的信息迟迟不作出反馈,课堂教学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主要指课堂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重组课堂信息能力两个方面。

课堂上的教学资源至少有基础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两类。基础性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已达成共识的学习资源,等等。

灵活改变教学方法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出来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专长,灵活的选择教法,因势应变,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巧妙处理教学失误能力: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课堂允许学生出差错,同样也允许教师失误。教师在课堂上出现失误之后,关键在于如何处置,能否适时应变,加以补救。使用将错就错招数能巧妙地把失误变成教育机遇,凸显教学机智。 

(四)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课堂系统把握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稳定教学节奏、控制教学结构的能力。把握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从整体、全局,适时适情的掌控课堂,并随时监控自己的掌控是否有助于掌控目标的实现,并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馈和调控。 稳定教学节奏需要有合理掌控教学节奏的能力。

应变能力较强的教师能自由的调节教学节奏,使学习内容安排的错落有致,根据学习情况,合理的分布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非难点,时间分配恰到好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营造艺术的课堂气氛;教学速度有快有慢、有急有缓、有张有弛,体现教学进程疏密得当。教学节奏的掌控还是课堂教学做到阶段分明、环环相扣、张弛得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之“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即响”。整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过程的时间结构的统一。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教学时可以设计板块式学习思路及主题式内容结构。控制教学结构尤其需要画龙点睛的课堂收结能力。生成的课堂或多或少改变了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如何收口,对课堂教学总结生化、巩固效果非常重要,不可轻视。高水平的课堂收结能力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第二节 授课演绎及训练方法

一、演绎方法 

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适宜采用不同的演绎方法,比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游戏带动发等)

一)讲授法

讲授法只是通过语言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我们常说“言传身教”,传授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采取“发现法”来引导学生参与表现。然而传授的量要精练、简洁,以重点带一般,并在讲授重点后紧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其重要性,从而实现了两者之度的很好把握。在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也是讲授法与发现法得以有效运用的体现。

1.讲授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某种角度来讲,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方法。

 2.讲授法的局限性

讲授法作为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有其局限性,老师过多的讲授容易让学员感到疲倦,而且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教学,从而无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讲师运用讲授法,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而在讲授法中,教师把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学生以听讲代替思考,即使有自己思维参与,也是被教师架空起来的,因为要跟教师同步进行,这样也就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结果,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这样不靠思维获得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

3.讲授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讲授要富于启发性

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因而有效的提问在讲授式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很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时间管理”课程,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每天存入86400笔财富,你相信吗?”然后告诉学员,其实每天我们都可存86400秒,时间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这样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注重讲授的趣味性

在讲授专业的课程内容容易枯燥,学员过程中容易昏昏欲睡。所以讲授法在讲专业课程的时候要突出趣味性。尽可能地使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工作或生活实际,以比喻的手法将专业内容寓于生活事例中。同时也注意与其他讲授法和教学法的融合。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或其他的专业人员所必需的案例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效。学习环境必须能为受训者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必须安排受训者面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讯设施进行沟通。但是,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由于受训者的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鼓励学员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2、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视频法

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以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即帮助老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同时又真实的记录了教学内容,方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是现代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许多工科院校都频繁使用教学视频,以给同学们展示实际的施工过程,效果颇佳。

1.教学视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²  广义教学视频法

广义上讲,是指一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用到的视频。可以是给学生示范讲解看的,也可以是给老师用于学习分析观看的。

²  狭义教学视频法

狭义上讲,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以方便该教学片段在未来被更多的老师做教研分析用,或供老师自己分析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2.视频教学

视频教学,指教师将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进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或者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将视频内容以串流媒体的形式存于因特网之上,可被电脑接收与播放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既帮助老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同时又真实的记录了教学内容,方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

视频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像丁博士网站的智能课程也包括了视频教学部分。视频课程内容按中小学教育阶段相关学科的同步知识点分类,由名师主讲,让学生可以针对性的反复观看学习。这样,配合丁博士智能教学系统的智能诊断功能,学生能实现高效学习。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上一章 下一章
© 2013-2022 zhongguopeixun.net 版权所有 ICP证:京ICP备13052236号-5